江西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学院现拥有4个省级科研机构: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大数据的江西省教师质量监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和“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书院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
1. 专业简述
教育学专业的前身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法。该专业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美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等。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就业领域主要有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育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和中小学教师等。
2.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型或应用型高层次教育学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一)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能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二)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国内外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运用教育科学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能使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
(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 培养方式
1、课程学习阶段: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5年内完成并通过相关学位课程考试,包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及国家组织的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获得合格证书。
2、学位论文阶段:申请人应在通过全部考试后的一年内提交学位论文,在提交学位论
文后的半年内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3、授课方式:寒暑假集中授课或线上授课。
4. 招生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
2、申请人已获得学士学位,且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或通过教育部留学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者。
3、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人员。
5. 课程设置
①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任课 教师 |
备注 |
||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必修 课 |
99920001 99920002 |
公共英语 |
3 |
108 |
1和2 |
学校统一安排 |
|
|
9992000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学校统一安排 |
|
|||
99920010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
1 |
18 |
2 |
学校统一安排 |
|
|||
00420003 |
专业英语 |
1 |
18 |
4 |
曾水兵 |
|
|||
99920012 |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
1 |
18 |
1或2 |
学校统一安排 |
|
|||
学科基础课 |
00420001 |
教育原理 |
3 |
54 |
1 |
何齐宗等 |
|
||
00420002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3 |
54 |
1 |
万文涛等 |
||||
方向核心课 |
00420005 |
教育理论专题研究 |
3 |
54 |
2 |
何齐宗 周鸿敏 |
|
||
00420006 |
德育理论专题研究 |
3 |
54 |
2 |
刘德林 曾水兵 |
||||
00420007 |
教师教育专题研究 |
3 |
54 |
2 |
周鸿敏 何齐宗 |
||||
方向探究课 |
00420008 |
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流派 |
1.5 |
27 |
3 |
何小忠 曾水兵 |
|
||
00420009 |
公民教育研究 |
1.5 |
27 |
3 |
曾水兵 |
||||
00420010 |
教师发展研究 |
1 |
18 |
3 |
赵志纯 何齐宗 |
||||
方向 选修 课 |
00420011 |
教育统计与测量 |
2 |
36 |
2 |
谢美华 赵志纯 |
|
||
00420012 |
质的教育研究方法 |
2 |
36 |
3 |
黄建辉 |
||||
00420013 |
现代家庭教育理论 |
1.5 |
27 |
4 |
夏 扉 |
||||
00420014 |
教育社会学专题研究 |
1.5 |
27 |
3 |
田宗友 |
||||
00420015 |
外国教育名著选读 |
1 |
18 |
4 |
刘春华 |
||||
|
|
|
|
|
|
|
|
||
实践 环节 |
|
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 或科研实践 |
2 |
|
|
|
|
②体育学院体育学专业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任课老师 |
备注 |
公共课 |
英语 |
54 |
4 |
1 |
学校统一安排 |
全校必修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学校统一安排 |
全校必修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1 |
学校统一安排 |
全校必修 |
|
专业核心课 |
运动生理学专题 |
54 |
3 |
1 |
黄文英 |
|
运动心理学专题 |
54 |
3 |
1 |
殷晓旺 |
|
|
体育统计学原理 |
54 |
3 |
1 |
丁伟祥 |
|
|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
36 |
2 |
1 |
学校统一安排 |
|
|
社会学概论 |
36 |
2 |
1 |
钟建伟 |
|
|
体育经济学 |
36 |
2 |
1 |
徐国根 |
|
|
专业方向课 |
体育与社会发展 |
54 |
3 |
1 |
李爱民、钟建伟 |
|
体育经营与管理 |
54 |
3 |
1 |
徐国根、张军献 |
|
|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
54 |
3 |
1 |
谢 彬 |
|
|
民俗学原理 |
36 |
2 |
1 |
涂传飞、李先长 |
|
|
体育哲学原理 |
36 |
2 |
1 |
刘欣然 |
|
|
体育行政管理学 |
36 |
2 |
1 |
罗 林 |
|
③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任课老师 |
公共必修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学校统一安排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2 |
学校统一安排 |
|
基础英语 |
36 |
2 |
1 |
学校统一安排 |
|
专业英语 |
18 |
1 |
2 |
学校统一安排 |
|
专业核心课 |
高级心理统计学 |
36 |
2 |
1 |
|
高级心理学研究方法 |
36 |
2 |
1 |
|
|
高级心理测量 |
36 |
2 |
2 |
|
|
社会心理学专题 |
36 |
2 |
2 |
|
|
应用心理学专题 |
36 |
2 |
2 |
|
|
发展心理学专题 |
36 |
2 |
2 |
|
|
论文写作指导 |
18 |
1 |
2 |
|
|
专业方向课 |
心理咨询与治疗(含专业伦理)A |
54 |
3 |
1 |
原则上专业方向课任课教师不固定,由学科方向带头人统筹学科方向研究内容,每学期动态调整安排 |
临床心理评估与诊断 A |
36 |
2 |
2 |
||
心理危机干预 A |
18 |
1 |
3 |
||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 A |
36 |
2 |
2 |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 A |
36 |
2 |
3 |
||
人力资源管理 B |
36 |
2 |
1 |
||
人才测评 B |
36 |
2 |
1 |
||
员工心理援助 B |
54 |
3 |
3 |
||
市场营销与广告心理学 B |
54 |
3 |
3 |
||
多元分析 C |
54 |
3 |
2 |
||
现代测量理论及应用 C |
54 |
3 |
1 |
||
认知诊断技术 C |
54 |
3 |
2 |
六、收费标准
根据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意见》(赣发改收费[2014]373号),江西省财政厅赣财综字[1998]44号和江西省物价局赣价行字[1998]15号文件的规定,收费标准如下:
1、文科:第一阶段课程学费16000元/生(课程学习阶段);第二阶段学费9000元/生(论文指导阶段),合计25000元/生。
2、理科(艺术类):第一阶段课程学费16000元/生(课程学习阶段),第二阶段学费9700元/生(论文指导阶段),合计25700元/生。
3、综合服务费(非官方费用,第三方收取):13800(2年服务)或24000(5年服务)。
七、报名流程
1、预约报名;
2、提交江西师范大学同等学力报名表,身份证正反面、毕业证、学士学位证书的扫描件、一寸蓝底照片、学位认证报告以及学位网账号和密码。
3、到我校研究生院进行现场确认。
4、统考地点:广东省是广州和深圳;江西省是南昌。
八、获取证书
申请人自资格审查合格之日起,必须在六年半之内修完所申请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按要求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修满规定的学分;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一篇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独立完成),并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同等学力水平认定,经我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九、证书
- 2025-03-27
- 2025-03-20
- 2025-02-26
- 2025-01-08
- 2024-12-13
- 2024-11-22
- 2024-11-18